
“在去年5月的I/O開發(fā)者大會上,谷歌首次介紹了安卓“即時應用”(Android Instant Apps),引起了一眾忠實粉絲和科技記者的興趣,但媒體業(yè)并未真正將其放在心上。近日谷歌正式開始了這項功能的內測,2017年是否會成為“即時應用”獲得真正關注的一年?
對于新聞業(yè)來說,數字時代的APP建設是不可或缺的一步,但是這條道路也是困難重重,其中的一大挑戰(zhàn)就是“可發(fā)現性”。如今移動App的打開率越來越低,人們日常使用的App只有五到六個,其他的都窩在角落吃灰占內存。所以,媒體公司們雖在構建應用程序上投入了巨資,得到的回報卻相當有限。
近日,谷歌正式上線了“即時應用”,與Buzzfeed、Periscope等應用合作展開了內測,以觀察并改善其體驗。2017年,即時應用或許會獲得真正的關注和動力,對普通用戶的生活帶來重要的影響和改變。
谷歌版“小程序”
即時應用可以讓手機用戶無需下載安裝即可使用某一應用的功能。谷歌團隊稱其目的是讓用戶更快更簡捷地進入應用程序,并且構想了一個新的愿景:用戶通過一個鏈接就可以訪問某個應用,如同訪問網頁一樣輕松。
它與Facebook的“即時文章”(Instant Articles)雖然名字相似,但實則不同。“即時應用”提供了一個簡便的方式,使用戶無需下載完整App即可使用該程序的部分特定功能。比如一個購物應用可以拆成商品信息、搜索、介紹等不同部分,用戶需要使用某一功能時只需安裝該部分的模塊。在跨界App與移動網頁的鴻溝上,這一應用邁出了重要一步。
簡而言之,即時應用可以讓目前的應用更加輕量化,無需安裝即可使用,而且從任意位置都可訪問。雖與微信的小程序非常相似,但實際上不是一個路子:前者是讓App更加網頁化,后者則是讓網頁更加App化,不過二者無疑都將影響當前的移動體驗。
“即時應用”如何運作?
從本質上講,即時應用是通過裁剪應用的一部分并以更細粒度的方式提供給用戶的應用。
舉個例子,如果用戶現在想使用某一應用的某一功能,他們必須下載完整的App才能得到特定內容。而有了即時應用,包含這一功能的相關模塊可以直接加載到設備——通過最少的代碼提供給用戶尋找的內容。用戶在試用部分功能后,可以選擇下載完整應用還是略過。此外,這一功能也會像一個網頁鏈接一樣出現在谷歌的搜索內容中。
如上圖所示,下載到設備的一個標準應用程序,整合了其所有功能。而右邊的即時應用可以直接打開所需功能的部分,不需要整個應用包。
“即時應用”的優(yōu)勢在哪?
如前文所說,即時應用的目標是讓App更加網頁化。由于HTML5和Javascript的能力有限,網頁現在在功能上還不能與App相比。另一方面,App的下載安裝相對更加麻煩,總體下載量已呈下降趨勢,而移動設備的有限內存也讓用戶在安裝App時顧慮繁多。
在網頁的功能能夠趕上原生App之前,即時應用是協(xié)調App和網頁的一個良好橋梁。通過它,用戶可以訪問一個更加簡潔的App(或者說一個功能性更強的網頁)。
不過,即時應用只適用于在安卓集成開發(fā)環(huán)境內用原生代碼構建的應用程序。換句話說,它只適用于發(fā)布在谷歌商店的應用。這一限制也是為了保護用戶的基本信息安全。
它對媒體業(yè)有何意義?
對于如今飽受困擾的新聞媒體們來說,即時應用帶來了一個頗有吸引力的點:可發(fā)現性。一方面,它打開了用戶的應用生態(tài)系統(tǒng),使其App更可能得到用戶的“光顧”。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提供一個替代性的內容分發(fā)渠道,從而減輕媒體對于Facebook和其他第三方平臺的以來。
而且,即時應用不需要媒體公司花費大量資源為其構建新App。谷歌團隊稱,目前的App并不需要重新構建來適應即時應用,只需進行更新,以更模塊化的方式運作——App既可整個打包下載,也可能各部分分開下載——這一改動一名優(yōu)秀的開發(fā)人員一天之內就可以完成。此外,即時應用的兼容版本極大,從果凍豆(Jellybean,安卓4.1版本,2013年)到最新的的牛軋?zhí)牵∟ougat,安卓7.0),這一應用都可以運行。
這意味著那些本就優(yōu)秀的新聞App可以做得更好,讀者可以被深度鏈接直接導航至想看的內容,而這對文章的傳播和分享有重要影響。不過,對于那些抱著“總得有一個”的心態(tài)開發(fā)App的媒體來說,簡單粗糙(如PDF副本)的設計可能會使其更加無人問津。在未來,如果用戶能夠獲得如App般全面豐富又如網頁般簡潔的新聞消費體驗,原有網站的重復更新或許也會逐漸減少直至消失。
短期內,很難說即時應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畢竟許多出版商都放棄了在App項目上的投資,只用廉價的技術維持其運作。但是,忽略這項發(fā)展可能會帶來不可磨滅的損失:畢竟谷歌在影響用戶習慣上比任何企業(yè)都有經驗,在這方面蘋果也難望其項背。而隨著安卓系統(tǒng)和設備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未來六個月,“即時應用”應當成為媒體公司戰(zhàn)略討論的重要部分。